
今年以来,我国内外贸易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金融支持,推动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商务部全年举办“中国外贸精品行”,为外贸企业扩大内销搭建平台。 “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将于年底完成,开展示范试验。
有些人认为,根据推进我国内外贸易一体化是应对外部危机的便捷举措。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加快内外贸易一体化。二十年来,内外贸一体化不断推进,已成为构筑发展新优势的长期战略。近年来,国际贸易新形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要求,加速了这一进程。
内外贸一体化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挑战。许多商业企业仍面临认证适应难度大、渠道建设成本高、品牌影响力需提升等问题。为了企业国内外无缝切换开拓市场,必须加快打开瓶颈、弥补短板。
促进标准和机制协调。无论是外贸企业扩大内销,还是国内贸易企业走出去,都面临着规则机制的整合,包括贸易标准、检验认证、监管体系等。为此,有关部门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标准融合转化,消除因标准差异造成的壁垒,推动产品检验、计量检定、质量认证等成果互认。将部分国家标准更新为国际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努力提高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
加快销售渠道拓展。市场c渠道定义为内贸企业转为外贸,或者说外贸企业转内贸一直存在困难。各地区、各行业也要长期努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同时,定期开展线下内销出口销售活动,并在电商平台设立外贸产品专区,为企业扩大销售铺平道路。同时,培育长期的主题展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展会的聚集效应,帮助企业与市场资源建立高质量的联系。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长期以来,不少外贸公司一直从事国外品牌的“贴牌”生产。企业没有独立的话语权,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有关部门应引导企业摆脱传统的“贴牌依赖”,加快培育自有品牌,努力将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溢价和市场影响力。企业必须进行多方位的品牌营销,利用品牌的力量拓展国内外市场。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