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商业观察》陈茜
继今年4月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失效后,安序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学源科技)近日重新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中金公司、上海浦东国际作为联席保荐人。
作为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新进入者,安学源科技曾获得阿斯利康中金公司、苏州先进产业基金等机构的贷款,但也难以避免生物医药领域“投入高、周期长”的阵痛。近年来,安学源科技面临持续亏损、研发投入减少、商业化不确定性等风险。
此外,全球基因测序设备及耗材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能否在这片商业红海中站稳脚跟,无疑将成为对公司的一次重要考验。
1
收入一直疲弱,持续亏损近3.7亿日元。
招股书和天眼茶均显示,安旭源科技成立于2017年,注册于开曼群岛。境内实体有安学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安学源生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据报道,安旭源科技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芯片和分子诊断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截至最后上市日期,该公司的产品组合包括一台微阵列芯片分析仪、两台EL-NGS基因测序仪以及各种配套检测试剂盒。
其中,公司主打产品AxiLona EL-100已于今年3月完成临床试验,并于4月获得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据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分子诊断产品之一可实现生物分子的快速、低成本、多靶点、电化学集成检测。但目前仅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未来计划拓展包括核酸和蛋白质检测能力。
同时,公司正在开发用于基因测序的旗舰产品AxiLona AXP-100和AxiLona AXP-1000。我们还提供相关的检测设备和与其一起使用的套件。 AxiLona AXP-100预计今年下半年在中国完成型式试验,随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临床试验和监管注册。 AxiLona AXP-1000高通量测序芯片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预计相关设计将于2026年底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高通量基因测序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就2024年营收而言,招股书显示,全球高通量基因测序市场排名前五的公司将合计占据94.9%的市场份额,其中仅Illumina一家就“统治”了71.8%的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的竞争形势对于公司来说并不十分乐观。在中国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及耗材市场,2024年前五名企业合计占据营收份额95.8%,其中包括Illumina。该公司以47%的份额位居第一,本土华大智造以39%的份额位居第二,其余公司均不足5%。
诚然,安旭源科技商业化尚未实现盈利。 2023年、2024年及今年1-6月(报告期内),安秀源科技营收分别为047.9万美元、53.2万美元,2录得亏损285.6万美元、2346.6万美元、515.5万美元,累计亏损为51,746,000 美元。两年半内(约约3.68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公告称,本期亏损是由于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造成的。该公司进一步承认,在可预见的未来,其亏损可能会持续下去,并且随着扩大产品开发、寻求监管部门批准以及产品商业化,亏损可能会增加。我们未来损失的程度将部分取决于我们产品开发的数量和规模、与我们的研发活动相关的成本以及我们创收的能力。
著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宏毅表示,基因测序行业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周期长、不确定性高,需要技术突破。我们认为,由于延迟实现 khusru,行业最终陷入生存危机是很常见的。例如,国内公司瀚海基因就曾宣称Medi 拥有“世界上最准确”的第三代测序仪,但由于技术解决方案过时且缺乏监管部门批准,其产品仍难以商业化。从历史上看,许多公司都在努力克服技术障碍。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基本被Thermo Fisher、Illumina等巨头公司主导,他们的定价能力和技术水平都非常高。”如果没有长期的资本支持和核心科研团队的持续努力,即使有机会进入该行业,也很难在行业中生存。
据了解,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将来自其旗舰产品AxiLona AXP-100的销售以及向第三方供应分子诊断解决方案。虽然 AxiLona AXP-100 产品主要销往研究机构和医院,但它是麦芽汁h 注意到该公司的客户结构相对独特且变化很大。 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98.1%、100%,其中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4.8%、87%。
除零星产品销售收入外,公司其他收入有所下降,三期分别增至19.35亿美元、20.63亿美元和59万美元,同比下降40.58%,主要是由于政府补贴和银行利率下降所致。
安学源科技各期政府补贴分别为83.1万美元、51.3万美元、8.6万美元,银行利息分别为96.7万美元、154.8万美元、49.3万美元。今年上半年,政府补贴同比下降61.26%,银行利率同比下降36.06%年。
2
研发费用下降,经营现金流仍面临压力。
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对于周期性、长期性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先进研发尤为重要。对此,安旭源科技声称,其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盈利潜力与持续的研发投入密不可分。
但或许是迫于资金压力,公司研发投入逐年下降,各期分别为1529.1万美元、1141.2万美元和448.7万美元。
与此同时,现金流方面,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继续“流失”,分别为-167.28亿美元、-150.04亿美元和-79.58亿美元。该公司表示,现金流出主要是由于财产、厂房和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的折旧以及股票支付成本。
报告期内,安旭源科技流动负债净额大幅增加分别为 38,073,000 美元、63,038,000 美元和 67,206,000 美元,净债务分别降至 33,319,000 美元、58,274,000 美元和 63,178,000 美元。
安学源科技回应称,净负债增加主要是由于持续研发活动导致银行存款减少以及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增加所致。另一个因素是持续的综合亏损。
事实上,该公司的银行余额和现金从2023年底的5426万美元减少到2024年底的3691万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余额和现金继续下降至3070万美元。
出乎意料的是,安旭源科技各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也大幅减少,分别为5426万美元、3691万美元和3069.9万美元。
反映在流动比率上,各期分别为0.6、0.4和0.3。该公司承认根本原因是一个重大问题由于持续投资于研发,银行结余和现金减少。
公司通过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用途: 1、主产品AxiLona EL-100和主产品AxiLona AXP-100的进一步研发、营销和生产。 2. AxiLona AXP-1000等管道产品的开发。 3. IC(集成电路)、BT(生物技术)和AI(人工智能)的独特融合扩大和强化我们的核心技术平台,进一步加强我们的融合。 4. 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以来,安学源科技已获得阿斯利康中金公司、苏州现金产业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多轮融资。 u最新一轮7000万美元融资于2023年3月完成,投后估值约为3.48亿美元(约相当于25亿元人民币)。
据悉,安旭源科技创始人为田辉博士和伊戈尔·伊万诺夫博士。田博士今年54岁,伊戈尔·伊万诺夫博士71岁。公司治理方面,田辉将负责战略规划、业务运营和创新研发,伊戈尔·伊万诺夫博士将负责公司管理、研发、销售和营销。两人分别持有公司30.44%和15.22%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出品:港湾财经)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为粉丝获取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